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天開始,一直到孩子7歲之間,都要在各種時間段接種不同種類的疫苗,具體接種疫苗的種類可以參考疫苗接種本上面(分計劃內和計劃外接種的兩大類)。接種疫苗是為了預防疾病的發(fā)生,不過在疫苗接種的時候,也有很多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為了孩子能夠安全接種,沒有經驗的家長一定要掌握一些疫苗接種知識。以下是一位經驗媽媽分享自己的心得,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轉眼,孩子已經經歷了四年的預防針經歷了。回想回來,還真是每一次都是驚心動魄的擔心啊。不是感冒了不能打,就是預約時沒有針了。凡此種種,也遇到了不少的奇奇怪怪的狀況。不過,慢慢的也積累了不少預防接種方面的知識,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一、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傷寒等傳染病,一次得過后會獲終生免疫(一生再不患此?。?。這是因為人在生病時,身體內對該種疾病的病原微生物產生一種特異性免疫力,就是抗體,以后再遇到這種微生物的侵襲時,抗體就會將它消滅掉。

二、接種疫苗的種類
在兒童預防接種證上,一般列有7種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百白破三聯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乙腦疫苗、流腦疫苗。而接種證上沒有列出的還有預防水痘、甲肝、肺炎、流感、出血熱、腮腺炎、風疹、狂犬病等疾病的疫苗。
1、計劃內疫苗:
國家規(guī)定納入計劃免疫、有統(tǒng)一免疫規(guī)程的疫苗只有5種,即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百白破三聯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這5種疫苗兒童必須普遍接種,疫苗接種的經費由政府負擔;部分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流腦和乙腦疫苗。
2、計劃外疫苗:
在發(fā)達國家,預防針有家庭醫(yī)生為他們提供建議、作出選擇。這一部分屬于完全自愿性質的,你可以根據孩子的身體狀況,當地的疫情狀況有選擇性的打或者不打。
計劃外疫苗由地方衛(wèi)生防疫機構根據疾病發(fā)生和流行的特點、規(guī)律,確定針對某一重點保護人群接種,或是向公眾推薦,由人們自己選擇接種或不接種,費用一般是自己承擔。只有當某一地區(qū)出現疫情或發(fā)生大的自然災害,為避免某些傳染病暴發(fā)流行,才會有針對性地要求人群普遍接種某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