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育兒網(wǎng)
當前位置: 主頁 > 嬰兒期 > 嬰兒護理 > 寶寶化驗單上的結(jié)果怎么看

寶寶常規(guī)化驗單怎么看 “人話”翻譯化驗單上的重要指標!(3)

出處:媽媽育兒網(wǎng)日期:2018-04-02 13:55:04編輯:chen

白細胞計數(shù)、白細胞分類計數(shù):判斷感染類型和部分疾病的可能性

白細胞計數(shù),指血液中各類白細胞的總數(shù),可判斷感染類型和患病可能性。

白細胞分類計數(shù),則指各類白細胞的數(shù)量和百分比,可作為部分疾病可能性的參考。

● 白細胞計數(shù)正常值:

新生兒:(15.0-20.0)×10^9/L;

6個月-2歲:(11.0-12.0)×10^9/L;

兒童:(5.0-12.0 )×10^9/L;

成人:(4.0-10.0)×10^9/L。

● 白細胞計數(shù)增多、減少,可能出現(xiàn)的疾病

● 白細胞分類計數(shù)增多或減少,化驗單上會有“↑”“↓”標注。

網(wǎng)織紅細胞:反映骨髓紅細胞的生成功能

● 網(wǎng)織紅細胞計數(shù)正常值:

成人 :0.5%-1.5%,絕對值(24-84)×10^9/L。

新生兒: 2.0%-6.0%,絕對值(144-336)×10^9/L。

● 網(wǎng)織紅細胞增多:提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常見于溶血性貧血、出血性貧血、惡性貧血等疾病,以及缺鐵性貧血和巨幼細胞貧血治療有效時。

● 網(wǎng)織紅細胞減少:表示骨髓衰竭性疾病

見于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異常增生綜合征、范可尼貧血等骨髓衰竭性疾病,或腫瘤浸潤、放/化療等繼發(fā)因素。

嗜中性粒細胞核象變化:可判斷孩子體內(nèi)是否有炎癥

● 嗜中性粒細胞正常值(百分比)

血液中的中性粒細胞,由幼稚型向成熟型過渡,正常值的判斷為:兩型各自的百分比在一定范圍內(nèi)。

① 幼稚中性桿狀粒細胞:0.01%-0.05%。

② 成熟中性桿狀粒細胞(中性粒分葉核粒細胞分葉少于 4 葉):0.50%-0.70%。

● 核左移

臨床上,幼稚型中性粒細胞,超過中性粒細胞總數(shù)的 5%,稱為核左移,表示中性粒細胞生長旺盛。常見于急性傳染病,或者體內(nèi)有炎癥病灶的人。

● 核右移

中性粒細胞分葉過多,大部分為 4~5 葉或更多,稱為核右移。表示衰老白細胞增多,造血功能減退。

相關閱讀

熱點推薦

    編輯推薦

    圖文推薦
    • 五行缺木的男孩名字屬龍 龍年缺木男孩名字

    • 男孩五行缺木取什么名字好 男孩五行缺木的好名字

    • 五行起名字大全免費 根據(jù)五行八字免費起名

    • 八字算五行缺什么取名 八字怎么算五行缺什么

    熱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