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宮是妊娠的重要器官之一。那么,子宮發(fā)育畸形的婦女究竟會不會生育呢?這要根據畸形的種類和程度而定,不能一概而論。
因為子宮發(fā)育異常所造成的畸形種類很多,一般可將其分為閉鎖性和非閉鎖性兩大類。閉鎖性子宮畸形由于出口處封閉,所以來月經時經血不能外流,致使在性發(fā)育成熟后,就會出現周期性下腹部疼痛,這種情況不經治療則不能生育。但其能在婚前被及時發(fā)現,可得到及時的診斷和治療,當然,也有些是無法治愈的。
非閉鎖性子宮畸形又有許多種類,例如:
①雙子宮。兩個子宮同時分別進入各自的陰道,中間有結締組織隔開;
②雙角雙頸子宮。兩個子宮進入同一陰道,可見其兩個子宮頸;
③雙角單頸子宮。兩個子宮下部融合,而以1個子宮頸伸入陰道;
④單角單頸子宮。實際上等于半個子宮,另一側沒有輸卵管及子宮角;
⑤殘角子宮。半個子宮發(fā)育良好,另半個子宮雖然有子宮腔,但是沒有子宮口,所以與發(fā)育好的半個子宮不相通;
⑥不完全中隔子宮。1個子宮,部分子宮腔被隔膜一分為二;
⑦中隔子宮。子宮腔完全被隔膜一分為二;
⑧弓形子宮。子宮底部呈弓形。
有的把子宮發(fā)育不良包括在子宮畸形范圍內,主要是指子宮發(fā)育過小。
根據子宮發(fā)育情況可分為: ①原始子宮。子宮很小,僅1~3厘米長,沒有子宮腔,故無月經; ②實性子宮。這種子宮的外形和正常子宮相仿,但比正常的稍小,內部無子宮腔和內膜,是個實心的子宮,所以也無月經。上述兩種也屬于閉鎖性子宮; ③幼稚子宮。也即一般的子宮發(fā)育不良,是指子宮結構和形狀正常,但較小,子宮頸相對較長。
在眾多畸形子宮中,雙子宮雖可妊娠,但受孕子宮發(fā)育增大,而未受孕的子宮稍增大,因而造成不平衡,易發(fā)生妊娠子宮的扭轉。雙角子宮、單角子宮于孕晚期容易發(fā)生胎位異常,以臀位者居多。受精卵如果種植于殘角子宮內,因無出路,所以多在妊娠第16~20周時破裂而發(fā)生內出血。受精卵如果種植于發(fā)育不良的子宮壁或縱隔上,因其發(fā)育不能成熟,可造成流產、習慣性流產和早產等。幼稚子宮雖然常以不孕癥求治,但治療后多數還能懷孕。
大多子宮畸形并無典型癥狀,所以常在子宮輸卵管造影時才被發(fā)現。治療則應根據具體情況決定,子宮發(fā)育不良可用雌激素治療;用異物刺激法,如子宮腔內放置小型宮內節(jié)育器2~3個月,也有促使子宮增大的作用。對殘角子宮、雙子宮和中隔子宮等則需手術治療。雙子宮畸形的患者經手術后約有70%可懷孕,而且妊娠過程大多正常。
畸形子宮懷孕后,應預防流產、早產。臨產時應嚴密觀察,選擇分娩方式,產后注意防止胎盤滯留、出血及感染等,大多能喜獲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