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發(fā)展在不斷進步和發(fā)展,教育也越來越被重視,教育不僅是學校中的教書育人,同時也是家長們在家中對孩子的日常行為習慣、禮貌禮儀的培養(yǎng)。因此,教育一個孩子,不僅有老師的責任,也有家長的責任。家長們對于一個孩子的成長是起關鍵作用的,也從各方面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但是社會上仍然有許多家長,由于經(jīng)常忙工作等各種原因,疏忽對孩子的管教。孩子從小得不到父母的正確引導,許多方面的知識是缺失的,因此也養(yǎng)成了許多陋習。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給孩子帶來了非常不好的影響。
小美最近感覺到自己的下體瘙癢,排泄物也非常不正常,由于父母長期忙于工作,回家陪伴小美的時間非常的少,小美便沒有告知父母此事,獨自前往醫(yī)院做了檢查。檢查后醫(yī)生只是叮囑了小美一定要注意個人衛(wèi)生,飲食方面也不要太重口味。小美見沒什么大礙,回家后便把醫(yī)生的叮囑忘得一干二凈。
沒過一個月,小美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更嚴重了,只好告訴了父母,父母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立刻帶小美送到一所婦科醫(yī)院檢查。檢查結果出來了,小美患上了外陰癌前病變。醫(yī)生反應:這種病一般出現(xiàn)在中年婦女身上,小美小小年紀便患上這種病,想必平日里個人衛(wèi)生習慣非常差。父母這才知道,小美對于生理衛(wèi)生的知識是缺失的,她不勤換洗內褲,甚至在來月經(jīng)的時候,都是隨便拿紙巾墊著。而且平日里愛抽煙喝酒,小小年紀就染上了非常多的不良嗜好。
因此,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多么的重要。一個邋遢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個太過于勤勞的父母或者同樣邋遢的父母。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從孩子的言行舉止便可以看出他的家教水平。許多家教擔心孩子累著,每一樣事情都幫孩子做妥,長久以往,孩子便習慣性的依賴父母,難以獨立。還有一些家長,自己本身就很邋遢懶惰,孩子有樣學樣,自然也變得邋遢懶惰了。
那么應該如何培養(yǎng)孩子好的生活習慣呢?
一、讓孩子學會獨立
各位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盡量讓孩子獨立去動手做事情。許多家務都可以讓孩子參與其中,出一份力,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也能夠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養(yǎng)成獨立的好習慣。
當孩子學會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時候,他自然也能夠從中明白許多道理和責任。長大后步入社會,離開父母的庇護,也能夠很好的生活。
二、父母以身作則
父母永遠都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如果你想要你的孩子養(yǎng)成好的生活習慣,那么作為父母,也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與此同時,應該告訴孩子許多基本的生理常識,言傳身教,以身作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