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之前,我曾經(jīng)發(fā)布過一篇0-1歲寶寶成長過程當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對策。而今天的我,在各位朋友的要求下,繼續(xù)把兒子在1-2歲成長過程當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和解決辦法寫一下來,供各位麻麻參考:
首先,我要說的是,真心感覺各位支持我的媽媽對寶寶成長中遇到的問題與對策-自我經(jīng)驗總結0-1歲的支持與關注,我現(xiàn)在接著往下寫吧... ...
寶寶過了一歲以后就可以說告別了嬰兒時期,對于寶寶來說也算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轉折吧,在這個時期,寶寶的視野開闊了,欲望的增強了,面臨的問題也隨之增加。對于我們來說,要處理的問題也是處之不盡,一時間還真是讓我們撓頭。其實,這個時期我們大可以放寬心,跟隨著寶寶的腳步重新認識世界,說不定能發(fā)現(xiàn)你不曾了解的世界呢!

早走、晚走都會走
問題:兒子一歲了,踉踉蹌蹌的還不會走幾步,看著小區(qū)里的小孩子,十個月就會走的,八個就能站的,航航媽可真是著急呀。我自認為我們不比別人少什么,雖不期盼他處處優(yōu)秀,但至少也要差不多吧。所以航航媽開始計劃著怎么能讓航航走穩(wěn),我還在淘寶上給兒子尋摸著學步車,也跟婆婆說了自己的想法,是不是要加強對兒子走步的訓練。
婆婆對這事的看法完全相反,她覺得小孩子早晚都會走路,不用過于著急,更不用給他買什么學步車,更何況還有幾個月就學會走步了,學步車不就閑置了。
我對婆婆的想法有些猶豫,真的不用訓練嗎?婆婆看我不放心的樣子,就又給我舉了好多好多的例子,說她看見前面樓的一個小女孩了,嚴重的O型腿,就問她姥姥孩子的腿是先天性的嗎?
小女孩姥姥說,那是因為幾個月大的時候就把她給放在學步車里,天天在學步車里坐著,結果出現(xiàn)腿變形了,去醫(yī)院看過,醫(yī)生說還要嬌正。
孩子一定遭了不少罪,還有旁邊樓的一個小男孩,都快兩歲多了,從來不下地走,問她奶奶怎么總是抱著他,他奶奶就說:小時候坐學步車坐慣了,現(xiàn)在就不愿意下地走路。聽著婆婆講的這些例子,我最終還是被妥協(xié)了。
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兒子在不用人扶的情況下可以走上一米了。三個月過去 ,兒子可以自己慢慢的走很遠了。六個月過去了,兒子竟然還能跑一小段了。當中如果遇到一些小石頭或小坑洼的地方,還是會摔倒,但是這又有什么關系呢,人生當中就會遇到挫折,摔倒了站起來不就完事了嗎?
對策:
在面對寶寶什么時候抬頭、什么時候翻身、什么時候能坐、什么時候能走路這樣的問題上,我們作為家長的真的沒有必要操之過急,到了時間寶寶自然就會了。
就像剛生下來的寶寶,天生就知道吸吮媽媽的乳汁一樣,這些能力都是寶寶要生存的本能。我們可以適當?shù)慕o寶寶提供接受刺激的環(huán)境,但不能加強于寶寶,一旦操之過急,則會給寶寶的身心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