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要五個絕招便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1、家長做到準時接送
準時上下幼兒園對孩子是最好的影響!孩子的生活要保證恒常性,消除不穩(wěn)定因素對于孩子發(fā)展的不利影響。因此,家長一定要準時送孩子上下學。上學準時,幼兒園會為孩子們準備豐富有趣的來園活動,在活動中孩子們發(fā)展了能力,如果來得晚,就會錯過這些活動,長此以往孩子學到的本領可就比其他孩子少了;其次,接孩子要準時,要在約定好的時間來接孩子,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
2、家長做到信任老師
家長其實沒必要懷疑和不信任和一個老師,尤其是幼兒園老師!他們都是喜歡孩子熱愛這份工作的人,而且幼兒園教師是專業(yè)的學前教育工作者,他們接受過優(yōu)質(zhì)的教育、通過了國家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具有專業(yè)能力與素養(yǎng),會愛每一個孩子,也會用心幫助孩子發(fā)展,建立良好的家園合作關系。
因此,家長應該給予老師充分的信任,放心地將孩子交給老師,按照要求準備教學需要的物品,遵守幼兒園的規(guī)定,積極與老師溝通孩子的情況,如果遇到什么問題或疑惑及時與老師溝通。只有建立良好的家園合作關系,才能真正幫孩子全面發(fā)展。
3、家園共育教會孩子表達
盡管教師完全有能力照顧好一個孩子,但2、3個老師同時需要面對30個孩子,老師也難以照顧周全。幫助孩子表達自我意愿,為了讓老師能夠更好地感知到孩子的需求,教會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是每個家長應該做到的。教會孩子說“我熱”、“我想大便”等常用的詞匯、語言,能夠緩解老師的帶班壓力,促使老師能更全面地照顧每一個孩子。
4、家長要做到培養(yǎng)孩子自理
自理能力高的孩子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更自信。即使家長不在身邊,自理能力高的孩子也有信心能夠靠自己解決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不容易感到焦慮和不安,更容易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家園共育,教會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長可以在家中培養(yǎng)孩子一些簡單的生活自理技能,不要大包大攬孩子所有的生活環(huán)節(jié),樹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
5、家長做到與孩子分享快樂
別以為壓力是成年人的專利,即使是讀幼兒園的孩子也會產(chǎn)生壓力。而要緩解孩子的壓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與孩子分享快樂。
幼兒園里有許多快樂,其實,孩子每天在幼兒園里會經(jīng)歷很多快樂的事,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分享幼兒園里有趣的事,用輕松愉快的語氣與孩子聊天,多表揚孩子的進步。這樣能逐漸讓孩子愛上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