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育兒網
當前位置: 主頁 > 教育 > 心理性格 >

家長一定不能忽略的孩子心理健康(2)

出處:媽媽育兒網日期:2012-12-17 11:02:15編輯:Chen

一位精神衛(wèi)生中心主任醫(yī)師說,從生理上來說,孩子進入青春期后,隨著身體的成長,第二性征急速發(fā)育,精神上攻擊性增強。另外,這種“小暴君”多是由父母一手造成的。“小暴君”的父母對孩子往往過分溺愛,一切都滿足孩子,對孩子過分保護,造成孩子不健全的人格,往往以自我為中心,人際關系差,情緒不穩(wěn)定,遇事優(yōu)柔寡斷。這種孩子一旦在外面受到挫折,就會把責任推給父母,甚至產生暴力行為。

農村孩子“心病”重于城市孩子

在人們的心目中,農村孩子更加親近大自然,心理問題不該太嚴重。然而,我省婦聯等單位組織的一項歷時5年的調查顯示,農村兒童的心理障礙和行為異常要比城市兒童嚴重得多,檢出率高達19.8%,差不多每五個孩子中就有一個存在心理問題或行為異常,而城市兒童的檢出率只有8.1%。

調查顯示,有12.2%的兒童存在心理和行為異常。其中,城市、縣城、農村的兒童心理和行為異常的比例依次為8.1%、7.8%和19.8%。農村兒童存在心理和行為異常的比例比城市、縣城高一倍還多。

 

家長一定不能忽略的孩子心理健康
 

專家認為,在農村,仍然保留著“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分工模式,母親主要是照顧子女、操持家務,文化程度較低,給予子女在學業(yè)以及社會方面的幫助較少,因而農村母親感到的撫養(yǎng)困難較大。

別因年齡小而輕視了孩子的“心病”

專家提醒家長,如果您的孩子出現了以下幾種心理和行為問題,您就該引起注意了。

孩子上小學后出現非智力因素的學習障礙、多動癥、焦慮、厭學、膽小、說謊、不守紀律、打架等。對孩子的此類問題,不要歧視他,如果老師責備、家長打罵,孩子的癥狀反而會越來越嚴重。

中學生已經有成人感,常表現為父母的管教不愿聽,與父母頂撞,有的在學校是好學生,在家卻與父母打架,有的還會出現厭學、考試焦慮等癥狀。

不少家長把這些心理和行為問題當成孩子一時的情緒化行為或偶然現象,或是以“孩子還小”作為安慰。專家說,其實,孩子這些有“心事”的表現應該為家長敲響警鐘了。

擁有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希望。希望在孩子有著健強體魄的同時,又能擁有一顆一塵不染的美麗心靈。這就需要父母們學習一些兒童教育及兒童心理方面的知識,探討做合格父母的成功之道,這樣才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個性。畢竟,這是我們所有父母的責任!

本文由媽媽育兒網(http://www.15thirdstreetblackrock.com/)小編編輯整理

相關閱讀

熱點推薦

    編輯推薦

    圖文推薦
    • 五行缺木的男孩名字屬龍 龍年缺木男孩名字

    • 男孩五行缺木取什么名字好 男孩五行缺木的好名字

    • 五行起名字大全免費 根據五行八字免費起名

    • 八字算五行缺什么取名 八字怎么算五行缺什么

    熱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