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不同時期的謊言
孩子撒謊并不是壞事,作為家長的我們,可以不那么憂慮。不同年齡的孩子撒謊,我們可以這樣做。
兩三歲, 一笑而過
把積木倒的滿屋都是卻說是爸爸干的,明明剛吃好飯卻說自己沒吃,有木有發(fā)現兩三歲的孩子開始滿嘴跑火車,指出他錯誤時,還一副理直氣壯,真是讓我們既好氣又無奈,其實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脫口而出一些幼稚的話語,而且?guī)в蟹浅C黠@的幻想痕跡。 “我家住了一個花仙子哦”、“我爸爸養(yǎng)了一只霸王龍”……所以3歲左右的孩子撒謊,因為沒有明確的目的性,家長用不著那么緊張,除了一笑而過,有時候還可以配合他們天馬行空的想象哦。
幼兒期 加以引導
上了幼兒園的孩子起初都會有一些幻想性說謊。比如一個男孩子帶了一把玩具槍,其他孩子看到非常羨慕,會說:“我們家也有”,甚至把槍的顏色、外形、功能都描述的繪聲繪色,可事實沒有。但是慢慢的上了中班,孩子會有一些遮掩性說謊,因為他也怕做不好或者做錯了事的時候,比如尿床了不告訴媽媽和老師,怕被挨批,被其他小朋友嘲笑,所以就千方百計用謊話“我只是弄濕了”、“出汗了”等來遮掩。
家長要在實際生活中幫助孩子更好的區(qū)分真實和想象,比如告訴孩子,“我們家沒有這個槍,你喜歡的話,只要接下去一周都能好好整理玩具媽媽就答應買給你”,相信孩子很快就會明白。同時,也要給孩子多一些理解,告訴他,尿濕沒關系,媽媽小時候也會尿濕啊,但一定要告訴大人,因為不換褲子會感冒哦。
學齡期 重視改正
上了小學的孩子,如果出現了撒謊,基本都是目的性謊言,而且導致孩子撒謊的原因很大程度來自于父母本身。
害怕家長的指責訓斥,孩子就會本能地通過撒謊來進行自我保護。所以,家長除了關注孩子撒謊的行為本身,更需要知道孩子謊言背后的需求,比如每次學琴就說肚子疼因為根本就對鋼琴無興趣,捋明白了,就和孩子好好談個話,引導他們去改正的同時也順便思考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真的適合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