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京城北京,老百姓有立秋吃肉的習俗,稱為貼秋膘,每當立秋之時,就會有很多百姓在賣肉的柜臺,排長隊,用吃燉肉的辦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補回來,所以叫“貼秋膘”。
4、山東吃渣,何為渣,就是一種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這么多食俗大都為防痢疾,足見我國勞動人們對秋季腹瀉的防范意識。
5、在臺灣,立秋要吃龍眼,因為立秋節(jié)氣是臺龍眼的盛產(chǎn)期,龍眼又要福圓,所以寓意很好。
6、在東北,立秋他們都會吃餃子,立秋一般是吃餃子或者包子,習慣叫“搶秋膘”。我搶你碗里的一個餃子,秋天就能體格健壯,補上夏天流掉的油水。
立秋之后,氣溫由熱轉(zhuǎn)涼,人體的消耗也逐漸減少,食欲開始增加。多吃一些清熱解毒,潤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為主。秋天,也是濕度最小的季節(jié)所以皮膚容易干燥,這時,整個秋季都應(yīng)該重視補充水分和維生素的攝入。
無論,你的城市,立秋吃什么,只希望找個借口找個形式,回家和家人一起吃頓立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