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豐富多采的示范演奏
教師的示范演奏,對于兒童學琴有著及其重用的啟發(fā)引導作用。事實證明,兒童親身觀摩要比聽音響資料效果更好,理解領會得比教師單單用口訴要好,也感興趣得多。對于給學生所學內容,不但要熟練地范奏全曲外,還要著重對其重點及難點進行示范,把“用琴說話”、“用琴授課”的方式貫穿與教學中。
對于一首曲子的音樂情感和內涵,有時可能用很多口舌去跟兒童解釋,他們也還是“一頭霧水”,不知所云;可如果教師用琴聲把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加以描繪、表達出來,再加上少許的注釋,兒童常常能很快領會老師的意圖和曲子所表現的內容,這樣的授課方式不僅生動、有趣,而且也能讓琴童更好的理解感悟音樂。
除了要示范教學內容外,還要多演奏一些通俗好聽的樂曲和兒童喜歡的兒歌,歌曲等,以培養(yǎng)兒童的興趣及音樂素質。有一個學生,由于我常常彈一些輕快活潑的兒歌給他聽,一次他很興奮地唱起了他剛剛在音樂課學會的童謠,并問我自己能彈嗎,我鼓勵他說當然可以。
我把那首童謠的曲調抄寫下來,并配上簡單的伴奏織體,教給他彈,他很高興??梢?,從他聽我彈奏,到自己想彈并努力地去實現這一過程,不但鍛煉了意志,并大大增強了用鋼琴彈奏音樂,表現音樂的熱情。由此可見,教師多示范、演奏,用琴說話”,這種視覺和聽覺的綜合作用使得所教的音樂“形象化”、“簡單化”,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兒童的學習興趣
4、教材的選擇
授課時,教師對于教材的選擇對兒童學習的鋼琴的興趣也有重要的影響。在選材上分為兩類:一類是必彈的,另一類是選彈的。必彈的,像用于初學習的拜爾、車爾尼599、巴赫初級鋼琴曲集等等這些是絕對具有權威性的,效果顯著的教材,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可是對于大多數年齡低幼,剛剛開始入門的小朋友來說,這一類的教材顯然嚴謹有余而活潑不足,缺少趣味性,因此要做到少而精,但決不能取消,要根據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和學習進度,用誘導的方式循序漸進地添加進來。
而選彈教材我的選擇標準是每首曲子要有標題和形象的圖畫;音符大,印刷清晰,油墨顏色深;旋律活潑、和聲悅耳好聽;每一首曲子都有清楚地技術、樂理或音樂的重點;盡量多地選擇那些是小朋友所熟悉的中外兒歌,民謠所改編的鋼琴小曲。
例如《湯普森淺易鋼琴教程》、《每日十二首鋼琴技術練習》、《中國民歌兒童鋼琴曲選》……由于每首曲子都有標題,有圖畫,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并且顏色鮮艷,清晰、音符比較大,閱讀起來覺得容易,學生對這一類的教材都很喜歡。實際上,在這些樂曲中也包含了許多技術要求,同樣能達到練習技巧的效果。
同時也鼓勵學生自己主動選擇,老師彈幾首給學生聽,學生喜歡哪首就練哪首,有時碰到是自己會唱的或是聽過的歌曲所改編的曲子,那就更興奮了!這樣,學生對所彈奏的曲子非常感興趣的話,學習的效果也就事半功倍。
本文由媽媽育兒網(http://www.15thirdstreetblackrock.com/)小編編輯整理